首页

女王高跟鞋训奴视频

时间:2025-05-23 08:35:04 作者:谌贻琴出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并致辞 浏览量:24927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人民网)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黄金大热,但回收有“坑”

近年来,湖北建设智慧水网守护“荆楚安澜”。通过5G技术解决引江补汉工程跨区域连接问题,并结合AI、北斗、视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同步提升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为随州、宜昌、黄冈等地千余座水库装上“千里眼”,为水库蓄水防洪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完)

中新教育丨贾文键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水滴石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已有基础上,延安正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些重点项目可比过去提前两个月开工。今年上半年,延安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在陕西名列前茅。

营区开放日:西藏日喀则百余名学生体验“消防之旅”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中七成以上商品类值零售额同比增长,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升级类商品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9%和9.7%。基本生活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4.5%、6.8%和4.7%。

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

洽谈会现场,还举行了“江阴青锐投资促进联盟”成立仪式、“最佳招商合伙人”颁奖仪式、“产业链首席顾问”聘任仪式,《江阴投资环境白皮书》正式发布。此外,江阴高新区、临港开发区、霞客湾科学城、澄东南智造区四个功能区的相关代表作现场推介,4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15亿元人民币。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京港同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地紧密合作将产生巨大协同效应,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